拳击quanjiboxing据史料记载,殷商时期类似拳击的运动动作“斗”是军事训练的科目,汉朝发展为“卞”,是军人必须考试的科目。与西方早期拳击 (拳击和摔跤的混合赛) 不同,中国在商周时代拳击与摔跤就已明显地分开了。中国现代拳击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最初称之为“西洋拳”。30年代中央国术(武术)馆、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将拳击列为主要课目之一。1936年在德国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上,中国派出了69人参赛,其中有两名拳击手靳贵第和王润兰,他们在预赛中被淘汰。1953年11月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中的拳击比赛,有7个单位的27名拳手参加了6个级别的比赛。1956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拳击、击剑、技巧运动表演赛上,参加拳击比赛的有12个单位的46名运动员,共设有5个级别。1987年在北京、上海、哈尔滨、沈阳等地开始了女子拳击运动。1995年7月在沈阳举行了首届女子拳击邀请赛。 国内比赛 1957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15城市拳击锦标赛,有53名运动员参加了9个级别的比赛。1958年20城市(实际有21个城市参加)拳击锦标赛(1个级别)在北京开幕,有142名拳手参加了比赛,获得团体总分前三名的是上海队、北京队和天津队。1958年3月上海体育学院举办了全国体育院系拳击教师训练班,1959年3月拳击运动暂停。1979年世界著名拳王阿里应邀访问中国后,拳击运动开始恢复。1980年国家允许拳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验。1982年2月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秘书长安瓦尔·乔杜里应邀来北京体育学院讲学。1986年3月中国正式恢复了拳击运动。截至1997年全国已有41支专业拳击队,参加拳击训练的专门运动员达1400多人。许多省、市具有优秀的后备队伍,一部分地、市的业余体校相继成立了拳击队。具有专业拳击教练员120多人、国际裁判员8人、国家级裁判员60多人。1987年1月在北京举行了恢复拳击后的第一次拳击比赛;4月中国拳击协会(CBA)正式成立;5月在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拳击锦标赛。 国际比赛 1987年6月中国拳击协会被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AIBA)正式接纳为第159个会员。1988年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24届奥运会上,中国拳击运动员刘栋进入了前8名。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11届亚运会上,白崇光获51公斤级冠军。1991年国际拳击邀请赛在西安举行,中国队获5枚金牌。1993年亚洲拳击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江涛获91公斤级冠军;同年在上海举行的第1届东亚运动会上,中国拳击运动员共获得4枚金牌、4枚银牌、3枚铜牌。1992年在中国汕头“交行杯”国际拳击邀请赛上,有12个国家和地区的94名选手参加,中国队获4枚金牌。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获1银2铜。在1995年亚洲锦标赛上,中国队共获得4枚铜牌。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江涛获91公斤级拳击比赛的第5名,这是中国运动员有史以来在奥运会拳击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1998年第8届世界拳击赛在重庆举行,有43个国家和地区的94名运动员参赛,中国队获3银3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