镋属于杂形兵器的一种。此器始于明代,形似叉,上有利刃,称正锋,长一尺半;横有刀牙,月牙朝上,上下均有一定间隔利刃。锋与横刃互镶并嵌于柄,柄长约六七尺。尾端有三棱铁钻叫“鐏”,用于击刺、架格。因长而沉重,故为长兵器中重器械。形体类同的有风翅镋、雁翅镋、牛头镋和流金镋等。 镋的用法有仆、拍、拿、遮、推、转、支、拦等。多采用“扎捻势”、“中平势”、“骑龙势”、“架上势”、“闸下势”等基本姿势。 练镋时,没有舞花,主要着法是突出大转。持握分前后手,并有交替换把。武谚中说: “镋扎捻式”、“镋不离肩”。套路有“溜金镋”、“燕尾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