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颜习斋 |
内容 | 颜习斋(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省博野县人。父亲颜昶,膂力过人,喜与人摔跤。颜习斋八岁就学于吴洞云,吴氏能骑射剑戟,曾潜心于百战神机。成年之后,他进一步系统学习武术,坚持演练拳法及枪刀剑棍等法,“手著作式,尝终夜不辍。”(《居廿堂文集》)康熙三十年(1691年),颜习斋到商水(今河南开封附近)拜访了侠士李木天。《颜习斋年谱》载:“先生佩一短刀,木天问曰:‘君善此耶?’先生谢不敏。木天曰:‘愿君学之,当先拳法,拳法武艺之本也。’时酒酣,月下解衣为先生演诸家拳法。良久,先生笑曰: ‘如此,可与君一试?’乃折竹为刀,对舞不数合,击中其腕,木天大惊曰:‘技至此乎!’”颜习斋一生汲汲主张文武并重之学,他注重实践,主张“养功莫善于动。夙兴夜寐,振作精神,寻事去做,行之有常,并不困疲, 日益精壮。”“常动则筋骨竦,气脉舒。”(《习斋记余》)他大声疾呼:“文武缺一岂道乎!”但他的学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他应聘主持漳南书院,他在经史课目之外,特为设立“武备课”,立孙、吴兵法及射、御、技击等课目,旨在造就文武兼备之材。可惜因故未得付诸实行。颜习斋是杰出的思想家,又是能身体厉行其学说主张的武术家。他的思想被弟子李恕谷所继承发挥,故世称“颜李学派”。参见“李恕谷”条。 |
分类 | 武术-人物-人物 古代—现代-颜习斋 |
随便看 |
|
体育网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锻炼、看球、热身等体育百科常识,帮助用户化解看球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