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技术诊断科学化是指在技术诊断领域内,根据诊断需要,不断引进与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成果,使之在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的指导或影响下,更加及时、有效地开展技术诊断工作的过程。这是一个与科学技术并行发展的永无止境的过程。所以技术诊断科学化与训练科学化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技术诊断的科学化水平,打有该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印记。如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家体操集训队用16毫米的技术“电影圈”※进行技术诊断,当时被认为是科学诊断的象征,而其与今日用高速摄影及影片解析仪进行技术诊断来说,已属落后。而后者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评价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技术诊断的科学化程度如何,可视其在技术诊断实践中应用当代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成果的水平如何而定。随着现代科技成果的不断引进,对动作技术的认识将逐步深化,技术诊断的科学化水平也将不断由一个层次向更高一个层次发展,以至无穷。 随着体操运动的飞速发展,体操动作日趋加难、结构极为复杂的动作,常完成于转瞬之间。体操技术发展的这一客观现实,对技术诊断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下集团诊断的形式应运而生。 充分发挥被优化了的集团智能结构的优势有利于完成个人诊断方式难于完成的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地采集动作技术信息的任务。有效地促进了技术诊断工作由定性向定量转化。诊断周期由长向短转化。从而大大提高了技术诊断对提高运动成绩的能动作用。 另外应看到检测技术的科学化是诊断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检测技术科学化、多样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加速了技术诊断科学化的进程。尽管如此,当前技术诊断的科学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迅速提高技术水平的迫切需要。故采取积极措施,利用多种途径加速运动技术诊断科学化的进程,对提高技术训练的效率来说,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不断吸收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提高技术诊断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水平。如引进激光技术用于测速;引进电子计算机图像显示、处理与识别技术用于体操图像与语言表述之间的相互转换;引进计算机专家系统,实现运动技术诊断处方化;引进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诊断经验的量化研究;引进“三论”,以科学的方法论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等,不一而足。 2.改善诊断者的智能结构 诊断者是诊断活动主观能力的体现者,不论是个人诊断或是集团诊断,甚至是运动员诊断自身的技术,诊断者的智能结构必须与其所诊断的技术的难度需要相适应,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提高诊断者的文化素养,学习有关的各科知识(如系统论、解剖学、生物力学等)和技能(如录像、摄影及某种检测技术的操作能力等),是实现诊断科学化的必经之路。 3.提高诊断经验的科学化程度 诊断者,特别是教练员,在长期的教学训练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使经验成为技术诊断的依据,必须经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升华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是靠经验与实践、经验与科学检测之间的反复的相互印证而完成的。 另外扎德创立的模糊数学,把传统数学从二值逻辑基础扩展到连续值上来,从而在精确的经典数学与充满模糊性的现实世界之间;在形式化思维与复杂系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定量描述经验命题成为可能,为诊断经验的科学化提供了一条途径。 4.加速实现技术检测的科学化与自动化 定量分析是科学诊断的重要特征,而要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理想的办法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进行中的动作技术进行实时检测,采集技术诊断所必须的参数信息。科学检测是科学诊断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满足信息准、全条件,执行可靠性原则的基本保证。 当今体操训练技术诊断效益的较量,是科学技术水平的较量,是仪器设备的较量,是技术检测科学化、自动化水平的较量。 近些年来不论在检测理论与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方面,还是在仪器设备的研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跳马、高低杠(湖南体科所)、单杠、吊环(国家体科所)、双杠(武汉体院)等测力系统的建立;闪光摄影技术成功地用于技术分析(湖南体科所)及影(像)片解析仪的引进及研制的初步成功等,为加速体操技术检测科学化、自动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5.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论与系统观武装技术诊断者 先进的哲学思想为科学探索,提供了理性思维工具,哲学具有一种全方位俯瞰整个社会进程、多角度的把握社会各个侧面的功能。诊断者能否把握动作技术发展变化的客观存在,能否对大量的动作技术参数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综合,进而做出科学的诊断结论,在很大程度上由诊断者所持的方法论来决定。因此,掌握科学方法论,是十分必要的。 体操技术诊断科学化的主要特征可简单表述为“及时、准确、有效”6个字。即诊断的理论与方法能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自动化程度高;诊断周期短;易为运动员所接受,诊断结果符合客观存在,符合运动员个人特点,能有效地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服务。 ※“电影圈”系指当时把一个或几个动作的16毫米摄影胶片首尾相接,以便连续重放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