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王正谊 |
内容 | 王正谊(1844—1900)字子斌。回族。河北沧县人。美称“大刀王五”。依师兄弟排行为五,故人称“王五”。后久居京城,亦称“京师大侠”。王五自幼家境贫寒,十二岁在烧饼铺作学徒。初求艺于肖和成,后拜李凤岗为师。艺成后,活动于天津、北京一带。据赵炳麟《柏岩文存》卷四载:“王侠客子斌者,燕人也。俗称为小王五。少有膂力,长工剑术。燕邯侠子奉为领袖,开源顺镖局以护旅客。……乙未,开学堂街京都香厂,名曰:文武义学,聘名儒教经史,王教武艺。戊戍参政,谭嗣同就之学剑。及维新政败,谣传宫闱疑忌圣躬濒危,侠客欲负上逃海滨,一日入瀛台者三,闻省两宫无恙,乃已。”胡里敬《驴背集》载:“王五字子斌。慷慨负气,好任侠……养死士数十人,往来山东、河南、西道,盗贼慑其名,皆相不敢犯。……黄恩永下狱,倾资极力营救,得无死”。浏阳谭嗣同十二岁时,经胡致廷介绍从王五学单刀(陶菊隐《新语林》)。戊戌变法中,王五倾力扶助谭嗣同,曾建议谭恳辟满蒙,以助京城。变法失败后,谭入狱,王五欲劫狱救谭,谭不从。谭在狱中数日内,两度致函王五,并在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据梁啟超注:两昆仑,一是指南海先生(康有为);另一是指王五爷。《柏岩文存》又载:“谭嗣同之绞刑也,人无敢问者,侠客伏尸大哭,涤其血殓之,道路目者皆曰:此参政剑师王五公也。”王五收谭尸,扶棺送浏阳安葬,葬毕,复返京继谭之志,并为谭复仇,欲刺载漪,未遂。1900年,王五亲率义和团包打西什库洋人教堂,配合义和团攻打东交民巷,被洋枪击败。九月初三清政府御林军在镖局内捕捉了王五等七人,其中有王五得意门生二喜、山子和四名义和团首领。清政府将王五等人交德军司令部,杀害于前门东河沿。王五就义时,大义凛然,高呼“大丈夫生不能报效国家以死殉国”。 |
分类 | 武术-人物-人物 古代—现代-王正谊 |
随便看 |
|
体育网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锻炼、看球、热身等体育百科常识,帮助用户化解看球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