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阴阳 |
内容 | 阴阳古代阴阳观念源自《周易》。《周易·易传》的作者进一步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用阴阳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互相消长的物质势力。古代武术家借此描述人体运动时的形态及内部变化,把武术动作或者动作的局部归属阴、阳,以表明它们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正面为阳, 背面为阴;手心向上为阳,手心向下为阴;伸出为阳,屈回为阴;实步为阳,虚步为阴;进步为阳,退步为阴;刚劲为阳,柔劲为阴等等。总之,以阳代表外表的、进取的、刚硬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势法;以阴代表内里的、退守的、柔软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势法。在武术运动中还强调阴阳对立而统一的辩证关系, 讲究“阳中有阴, 阴中有阳”。例如,练拳时,行拳要“动中求静”,定势要“静中求动”,劲力则要“刚柔相济”。 |
分类 | 武术-一般词汇-阴阳 |
随便看 |
|
体育网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锻炼、看球、热身等体育百科常识,帮助用户化解看球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