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意合太极拳流传于河北邯郸的太极拳流派。其传人认为该流派太极拳为张三丰所创,又名为“道家太极拳”,或“武当张祖太极拳”。这套太极拳以意为主,内外兼修,故又称为“意合太极拳”,合称“张祖意合太极拳”。该套拳法含有脱胎、易筋、洗髓三部练法和坐、卧、站、行、动五种功法以及内外五行十大功、十三势行功法和推手等内容。行拳时讲究处处有阴阳,动动有阴阳,周身皆挣力,动动有伸屈,抻筋拔骨,缠拧卷放,虚领顶劲,舌顶齿叩,呼吸深长,尾闾中正,虚灵含拔,沉肩坠肘,闪腕屈指,沉浮坐胯,开裆合裆内提肛,以脐门带动四肢,以意行气,内外一致,阴阳开合,处处圆满,周身轻灵,澄心敛气,气沉力松,前手高不过头,低不过喉,后手高不过胸,低不过脐,两手始终如抱球状,不过不及,与身、步相配合。其拳论强调: “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循环,相连不断。内敛其神,外聚其气。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该拳在练习过程中注重练养结合,在练法上要求精、气、神、意、力内五行与筋、骨、皮、毛、骨外五行相合,以内为根,以形体为主,内外一致,动静一致。由于训练艰苦、外传极少,鲜为人知。现在邯郸一带流传。主要传人有张兴洲、李仲良、黄守业等。2002年由《武当》杂志首先发掘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