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保护与帮助体操教学训练中必须采用的教学训练手段和预防运动创伤的安全措施。竞技体操有各种类型和不同难度动作,大多数在各种器械上或通过各种器械完成的。为了减轻练习者身体负担,消除恐惧心理,正确地掌握动作技术和避免外伤事故的发生,在体操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对练习者采用各种相应的保护与帮助已成为体操教学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体操保护与帮助的理论与实践,是随着现代体操的发展,从5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入70年代后,保护帮助理论和方法日趋完善和科学化,从而促进了我国竞技体操运动的迅速发展。 保护与帮助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但在运用上又是联系十分密切的不能截然分开的方法。保护,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帮助的因素,帮助,也是 一种内在的保护。因此,保护中有帮助,帮助中也有保护。通常在初学动作阶段由于没有建立完整动作概念,存在恐惧心理,应多侧重助力性帮助;在掌握和改进动作技术阶段,练习者初步建立了动作概念,虽能独立完成动作,但尚不把握,有时遗忘或出现错误动作,可兼用保护与帮助;在巩固提高动作质量,完善动作技术阶段,能正确、熟练地完成动作,应主要侧重保护。 掌握和运用保护与帮助方法,是体操教师、教练员所特有的一种技能,它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练习者的安全。经验丰富、熟练的保护帮助者,即使在一瞬间发生的动作险情,也能够做出准确地判断,及时给予保护与帮助。因此,掌握和运用各种保护与帮助方法是体操教师、教练员的天职。保护与帮助技能的高低是衡量体操教师、教练员实际业务水平的标准之一。如果练习者对保护帮助者失去了信赖,那将使运动技术上的成长受到极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