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环diaohuanrings男子竞技体操项目。近代吊环运动起源于法国,后传到意大利和德国。吊环运动的基本动作有摆动、屈伸、转肩、回环和静止用力等。由于支点是活动的,因此所有动作都要靠两臂的分开和夹拢来完成,对肩带肌肉特别是对内收肌力量的增强作用显著。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展现代吊环运动。1959年第1届全运会上阮国良以19.15分的成绩获第1个全国吊环冠军,其自选动作包括慢翻上成十字支撑。直臂压上成直角支撑。直体前回环成手倒立。向后大回环。向左向右的侧十字支撑和后空翻转体360°下等动作。在1965年的全国体操比赛中,全能冠军廖润甜完成了直臂向前、向后大回环动作。60年代后期日本运动员发展了吊环的直臂大回环技术,改变了吊环以静力动作为主的趋势。70年代运动员使用的护掌有了革新,70年代后期用力动作在成套动作中有所增加。1978年第8届亚洲运动会上黄玉斌以19.15分的成绩获中国吊环第1个亚洲冠军。1980年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选手黄玉斌以独创的翻上成水平支撑、各种准确的大摆动作和稳健的下法,与苏联运动员B.马库茨并列吊环冠军。同年李宁在第1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吊环冠军。在第2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黄玉斌夺得吊环亚军,童非获第4名。1982年李宁在第6届世界杯赛上,获吊环冠军,童非获第3名;1984、1985年李宁又获第23届奥运会和第23届世锦赛的冠军。1987年李宁获第24届世锦赛的亚军。以中国运动员命名的吊环难新动作是“李宁摆上”(正吊臂后悬垂前摆上接直角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