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Gelaozu中国56个民族之一。人口43.82万(1990)。主要聚居在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部分散居在中国云南、广西、四川、湖南等省。仡佬族语属汉藏语系,未定语族、语支。1949年后汉语成为仡佬族通用语言。仡佬族无本民族文字。1949年后逐渐使用汉字。仡佬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有打“花龙”、打“蔑鸡蛋”、打磨秋、赛马、踢毽子、高台舞狮等。 ❶打“花龙”。又称“牛撵牛”。流行于贵州省遵义、仁怀一带。“花龙”是用细蔑编制成的小球,内装铜钱、砂石等,使之相撞有声。打“花龙”多在旷野进行。比赛中开球者将“花龙”扔出去,方向不限,其余人争抢“花龙”,抢到者再用力扔。每人在扔“花龙”时要报自己扔出的次数,次数越多,成绩越好。 ❷打“篾蛋球”。又称打“篾鸡”或“篾鸡蛋”。“蔑蛋球”用竹篾编成,分空心和实心2种,外而涂上各种颜色。每逢节日均要举行该项活动。 ❸打磨秋。丰收后或者春节前后举行。磨秋像跷跷板一样可以上升或下降,同时又可以水平转动。磨秋两端的人交替蹬地,同时做出手不扶杆、卷身上翻滚、骑杆回环等高难动作。 ❹高台舞狮。融娱乐和健身为一体,常于春节期间在乡间流动表演,以面具和狮头皮为主要道具。踩斗是舞狮的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