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剑道 |
内容 | 剑道亦称“击剑”、“剑术”。是指以剑为武器,进行击刺劈砍的较斗技艺及有关理论。《汉书·艺文志》中曾著录有“剑道”38篇。然此书在隋唐之前已散失,“剑道”一词后世多不沿用。现代称其套路性为“剑术”,称其对抗性的击刺技术为“击剑”或“劈剑”。但传入日本之剑艺,至今仍称“剑道”。春秋战国时期,击剑已蔚然成风。据《后汉书·马廖传》记载,吴越两国剑风最盛,不仅剑的制作精美,剑术也称盛于列国。相传“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剑瘢”。“越女”之剑艺亦曾盛传一时。《庄子·说剑篇》:“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 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多百余人,好之不厌”。并留有“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之剑论。当时还出现了一大批精于剑术和剑论的“剑客”、“剑士”、“剑家”。及至汉晋,剑道更盛。张仲、曲成侯、郎中雷被、虎贲王越等人,都是以剑术“立名天下”之一代名手。甚至东方朔、司马相如、田叔等一班文人亦习击剑。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引曹丕《典论·自叙》:“余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于京师。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之精熟。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芋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一代帝王剑术如此高明,民间可想而知。隋唐时期则文武并重。《李太白集·与韩荆州书》:“(李)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宋代以后理学盛行,倡导“主静”,重文轻武的倾向日益严重,以击刺格斗为主要形式的剑道渐被以花法为主的“剑舞”所代替。今日武术中之剑术,多采用单人舞练和双人对练的套路形式,其技击成分远较古代为少。 |
分类 | 武术-一般词汇-剑道 |
随便看 |
|
体育网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锻炼、看球、热身等体育百科常识,帮助用户化解看球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